當地時間6月27日,美國最高法院以6:3的投票結果作出一項歷史性裁決:支持川普政府限制“出生公民權”的行政令,允許該政策在未被起訴的28個州暫時生效。
這一決定直接挑戰了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中“出生地原則”的百年傳統,為川普政府實施限制“出生公民權”等政策掃清障礙。
出生公民權
“出生公民權” 政策在美國已有150多年歷史,1868 年通過的美國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規定 “所有在美出生或歸化并受其管轄者,皆為美國及居住州公民”。這一條款被廣泛解釋為“出生即公民”。
"All persons born or naturaliz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ubject to the jurisdiction thereof, are citizens of the United States."
回顧時間線
我們都知道,川普不滿“出生公民權”久矣。
2025年1月20日,川普上任首日就簽署行政令廢除 “出生公民權”,規定父母非美國公民或合法永久居民的新生兒不能自動獲得美國公民身份。
此后,美國多州地區法院凍結該行政令,馬里蘭州、華盛頓州和馬薩諸塞州等聯邦地區法官還裁定該行政令違憲,阻止它在全國范圍內生效。
5月15日,美國最高法院開始審理此案。
6月27日,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聯邦地區法官無權發布全國性禁令來阻止該措施實施。
盡管最高法院尚未就川普廢除"出生公民權"行政令的合憲性作出最終裁定,但此次裁決已為川普政府打開了政策突破口——聯邦法官不再能隨意通過"全國禁令"阻撓改革,白宮可加速推進移民改革措施。
兩類新生兒將失去身份
根據行政令,兩類新生兒將失去公民權:
非法移民子女:母親非法滯留且父親非公民/綠卡持有者
臨時身份子女:母親持學生簽(F1)、工作簽(H1B/L1)、旅游簽(B2)等臨時身份,且父親非公民/綠卡持有者
有數據預算,全美每年約15.5萬新生兒將受影響。
裁決出爐后,川普在社媒上發表獲勝感言,稱這是“巨大勝利”!
28個州生效,另外22個州暫時安全
川普在頒布針對廢除出生公民權的行程令之后,22個民主黨的州以及多個移民組織對特朗普政府提出了起訴。接著三位聯邦法官先后頒布了全國性的初步禁令,叫停了川普的行政命令。
27日,美國最高法院以6比3的投票結果批準了川普政府的請求,限制聯邦地區法官實施禁令的范圍,使其僅適用于提起訴訟的州、團體和個人。對于沒有提出法律挑戰的28個州,川普的行政令仍是有效的。
22個民主黨州(如加州、紐約)因已起訴暫受保護;28個共和黨州(如得州、佛羅里達)將面臨行政令落地。
需要注意的是,裁決并未涉及川普政府限制“出生公民權”的行政令本身是否違憲問題。
美國最高法院這次只是判了 “程序問題”(即聯邦法官不能攔全國)。而真正的核心爭議——“在美國出生該不該直接拿國籍”,要等到今年10月最高法院新審判期才會最終判決。
美寶家庭面臨多重困境
1.生育旅游嚴厲打擊
裁決直擊生育旅游核心群體。其中中國家庭占比超七成的赴美產子市場首當其沖。
2025年5月美駐華使館新規明確,拒簽所有生育旅游類B簽,追溯審查歷史申請者。
即使在22個訴訟州(如加州、紐約),醫療機構也開始要求產婦提供完整簽證記錄,部分醫院甚至增設"身份預審"環節。
更嚴重的是,新生兒可能面臨"身份懸置"狀態:在政策過渡期出生的孩子,既無法確認公民身份,又因父母簽證問題難以申請旅行證回國。
2.現有公民身份埋下“逆向追溯”隱患
雖然當前政策僅針對新出生嬰兒,但法律界已預警"逆向追溯"風險。
加州移民研究中心指出,部分保守州正在醞釀《公民身份驗證法案》,要求18歲以下青少年補充提交父母入境記錄。
這意味著:第一代美寶成年后,可能面臨雙重身份驗證——既要證明自身公民身份,還需追溯父母當年是否合法居留。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追溯機制可能擴展至教育、就業領域,形成"身份連坐"效應。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連同圖片均轉載自網絡未能查明具體出處,文章所有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直接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并在后續文章中聲明標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