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12-27
瀏覽量:
究竟什么時候把孩子送出國上學是最好的呢?這是一個較個性化的問題,每個人的出國經歷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會給出不同的答案。悅行移民專家建議,出國年紀越小,語言和文化適應的程度會相對容易些。 小學留學美國的好處是孩...
究竟什么時候把孩子送出國上學是最好的呢?這是一個較個性化的問題,每個人的出國經歷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會給出不同的答案。悅行移民專家建議,出國年紀越小,語言和文化適應的程度會相對容易些。
小學留學美國的好處是孩子適應期短,英語幾乎不是負擔,而且很快地能夠適應美國的學習環境,非常有利于在美國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在以后的初中、高中及大學的學習中完全沒有如何適應、融入美國的問題。一句白話就是孩子成為小美國人了。正因為如此,孩子在中文方面的能力卻逐漸減弱,能夠彌補這方面不足的只能是家庭的中文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在家里,家長通過言傳身教、因勢利導使孩子能繼續接觸和學習中國文化,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中國人是非常值得自豪的,這樣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繼承和傳承中國文化。在美國有許多中文學校,在中文學校里可以學到中文的基礎知識。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在美國接受完高等教育后,仍然在美國工作和生活,那么美國的因素就需要強一些,從小就接受美國教育沒什么不好。
對于6年級能進入初中的留學生來說,與小學留學的情況基本差不多,7年級插班情況會有些不同,7年級開始留學經過一年左右的適應期,還有能力參加以后的許多校內活動如科學競賽、歷史競賽、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等,這些活動是一個積累,為以后激烈的高中競爭打下基礎。如果8年級開始留學,整個初中余下的階段基本上只是一個適應期,因為剛來的學生由于英語水平的限制,許多以英語為主的活動很難擠進去,至于對英語要求不太高的活動如果數學、生物等則影響不大,但無論如何,晚來的學生一定會失去許多寶貴的校內活動的機會。初中留學的好處是學生在學業及英語方面能打下一個好基礎,在高中階段能與其它美國孩子站在一個起跑線上。美國大學不要求初中成績,所以如果初中成績不理想,在高中階段尚有彌補的機會。我們應試教育的結果就是書上說的都是對的、老師說的都是對的、新聞上說的都是對的。至于這個信息的來源我們不去探究也不去驗證。明辨性思維能力是21世紀綜合人才的考核標準之一。只有不斷的推翻原來的依據,才能去創新和革新,社會才會進步而不是墨守成規,依附于現有的信息。
美國的高中是從9至12年級,既然打算高中留學,那就越早越好。一般來說,高中階段的課程難度開始增加,各項活動要上水準,標準考試也需要有所安排,總之,高中階段的每一分鐘都是非常寶貴的。標準考試美國學生對時間選擇各不相同,有的11年級考,有的12年級剛開始時考,標準考試有 ACT、SAT、SATII 對留學生來說還有 TOEFL 考試,AP 也是必須要考的,所以考試時間的安排非常重要,不僅要把握住各科的考試時間,而且不要錯過報名時間。高中留學生基本上不可能成為學校以英語為主活動的主力成員,如辯論隊、模擬聯合國、虛擬法庭等。但學生如果在國內的理科比較好,來美后通常會在理科、科學方面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高中留學生,中國因素已經非常濃厚,中文水平已近完美,在美國的適應期至少需兩年左右,而且口音已經形成幾乎終生難改。英語是外語永遠不會取代中文而成為母語,至少在考大學時學校會要求大多留學的高中生考 TOEFL。有的家長認為,高中留學能在高中階段打下較好的英語基礎,在上大學時能與美國學生在一個起跑線上。希望是好的,但事實是不太可能的,童年學的好比石上刻的,僅經過后天三兩年的努力不可能彌補童年的損失,只能說與美國學生的差距會小一些,比如用外語寫作就是一道難以攻克的難關。但留學生一般在理科、科學方面不會有語言方面的障礙,所以許多留學生在大學理科、科學學習方面常會出類拔萃。
在世界眾多的大學中,美國名校最具優勢,特別是本科更是優中之優,美國的本科最難讀,也最值得讀,因為它的含金量太大了。美國大學四年,前兩年側重基礎課,后兩年側重專業課,學習基礎課的兩年是學生最累的兩年。大學一年級,新生既要適應新環境,又要保持 GPA,還要參加各種校內外的活動,所以對許多大學新鮮人來說頭一年最讓人心煩,同時也是最難度過的一年。二年級剛對學校有些熟悉,課程便壓了下來,應付課程是二年級的首要任務。三年級,學生忙的除了課程之外,便是實習的事,在大學三年級的暑期幾乎每一個學生都要參加實習,實習對一個學生畢業后的工作非常重要,好多學生會在實習后留下來獲得大學畢業后正式的工作機會,所以很多學生都非常看重大學期間的實習機會。有的同學認為工作要等到畢業后再找,其實不然,大學畢業后再找工作會失去很多機會。作為沒有綠卡的留學生來說,要找到一份校外的實習機會或者畢業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卻是非常困難。
在好的大學里,老師對外國學生是不會有任何特殊照顧的,這就意味著外國學生要和美國學生在一個起跑線上去拼。另外,在生活方面留學生要比美國學生要適應的地方更多,再加上國內教育所形成的固定的學習模式,使留學生更加處于一種不利的地位。相對于留學生來說,這種非公平的競爭所產生的壓力,有時是難以想象的。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是指美國的好大學,而且越好的大學競爭和壓力也就越大,一般大學則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所以,當聽到有同學說到美國讀大學不累的時候,那么那所大學的水準就一目了然了。
中國的家長們也千萬不要認為進入常春藤就成了國際精英,那時候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一個孩子從小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和學習方式,將會影響他們未來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這些能力才是真正伴隨他們一生最關鍵,而不是學分和成績。他們能否順利畢業也有關于他們是否真正的適應國外大學的學習方式,有沒有適應這種高強度學習生活的能力,而不是像中國的很多大學一樣,只要進入一個大學,一個腳已經邁入了保險箱。
所以很多其實生活和思想都不獨立的孩子,即使考入了國際名校,但是他們仍然會面臨水土不服的情況,比如無法融入當地人的圈子、無法適應高強度的學習生活、無法處理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這些事情導致的另一個結果就是出現的極端情況違規、甚至是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