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成功申請到O1簽證的過來人,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在申請過程中很容易踩的“坑”。這些坑不僅浪費時間和金錢,還可能導致申請被RFE甚至拒簽。希望我的經驗能幫到正在申請路上的你
1. 隨意找媒體不等于滿足“被媒體認可”要求!
很多人以為找幾個媒體就算是滿足了O1申請中的“被媒體認可”這一項條件,但其實這是一個大坑!我曾經認識一個朋友,他找了幾個不知名的小媒體平臺來做報道,結果不僅花了不少錢,最后還因為媒體影響力不夠被RFE了。要注意以下幾點:
a.主流性:選擇的媒體必須是有影響力的,比如行業內的權威媒體或大眾主流媒體。
b.署名問題:報道最好有作者署名,這樣更具公信力。如果是沒有署名的文章,移民官員可能會懷疑報道的真實性。
c.內容質量:報道的內容應該真實展示你的成就,而不是簡單的廣告性質內容。
不要因為心急隨便找媒體報道,一定要確保媒體的公信力和報道內容的質量!
2. 獎項堆數量也不一定有用,USCIS對獎項要求更嚴格了!
以前聽說有些人通過堆積一大堆獎項就能通過O1申請,但現在這招已經行不通了。USCIS對獎項的審核越來越嚴格,尤其是以下這些獎項最好避免:
a.畢業作品:有些申請人拿學生時期的畢業作品獎來湊數,這類獎項不再被視為有力證據。
b.學生獎項:除非是國際知名的學生競賽,否則大部分的學生獎項并不被視為杰出成就。
獎項的質量遠比數量重要,盡量選擇行業內認可的權威獎項。如果獎項含金量不高,反而會影響你的申請結果!
3. 推薦人選擇要多樣化,避免只找身邊人!
推薦信是O1申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人習慣找身邊的同事或合作過的朋友來寫推薦信,但這是一個大坑。USCIS更傾向于看到以下推薦人:
a.垂直領域的權威專家:找在你所在領域有影響力的人士,如知名教授、行業協會領導人等。
b.第三方獨立視角:推薦人最好與申請人有一定的距離感,避免全是同事或項目合作伙伴,這樣更能顯示推薦人的客觀性。
多花時間去聯系那些真正有影響力的推薦人,推薦信的權威性直接影響申請的成敗!